余习


拼音yú xí
注音ㄩˊ ㄒ一ˊ

繁体餘習

余习

词语解释

余习[ yú xí ]

⒈  没有改掉的、遗留的习染、风尚。

引证解释

⒈  没有改掉的、遗留的习染、风尚。

《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復餘习。”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不能捨餘习,偶被世人知。”
《朱子语类》卷一〇一:“游、杨、谢 三君子初皆学禪。后来餘习犹在,故学之者多流於禪。”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或真朴无文饰,有 六朝 人餘习,其衣冠言动与南城人风气固殊也。”

分字解释


※ "余习"的意思解释、余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余习”的意思:

“余习”指残留的习惯或旧习气,多指不好的或不良的习惯。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余习”的解释为:“残余之习,犹言余风也。”

出处:

“余习”一语来源于《礼记·中庸》中的“君子之道,淡以明德,敬以修身,仁以安人,义以正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乐而勿荒,哀而勿伤,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无过无不及,可为人师矣。故曰:‘余习之,所以为人师也。’”这里的“余习”指的是残留的旧习气。

同义词:

遗习、旧习、恶习、陋习

反义词:

新习、好习、良习

相关词语:

积习、成习、习气、习俗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余习”的一个网络故事是:某人因为小时候被宠坏,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性。长大后,虽然意识到了这些恶习的危害,但由于习惯成自然,难以改正。这个故事说明了“余习”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虽然已经改过自新,但那些不良的余习还是不时地困扰着他,让他难以彻底摆脱过去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