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ángguó

亡国


拼音wáng guó
注音ㄨㄤˊ ㄍㄨㄛˊ

繁体亡國
词性动词

亡国

词语解释

亡国[ wáng guó ]

⒈  亡失国家。

⒉  灭亡了的国家。

⒊  将亡之国。

引证解释

⒈  亡失国家。

《礼记·檀弓下》:“晋献公 之丧, 秦穆公 使人弔公子 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於斯,得国恒於斯。’”
孔颖达 疏:“言寡人闻前古以来,失亡其国,恒於此丧祸交代之时;得其国家,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时。”
《后汉书·李固传》:“昔 秦皇 亡於 沙丘,胡亥、赵高 隐而不发,卒害 扶苏,以至亡国。”
宋 苏轼 《私试策问》之一:“吕氏 既已灭矣,而 吴 楚 之忧,几至於亡国。”

⒉  灭亡了的国家。

《孙子·火攻》:“亡国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
《史记·太史公自序》:“存亡国,继絶世。”

⒊  将亡之国。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譬若秋蓬被霜,遭风则零落,虽有十 子产 如之何?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国语辞典

亡国[ wáng guó ]

⒈  国家灭亡。

《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昔秦皇亡于沙丘,胡亥、赵高隐而不发,卒害扶苏,以至亡国。」
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分字解释


※ "亡国"的意思解释、亡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子思贤弟家亡国破,心怀愤懑,一时冲动倒也可以谅解。

3.许多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腐败可导致“亡党亡国”的论述不绝于耳,都是最好的忠告和告诫。

4.南唐后主李煜当太子时就喜欢填词,当了皇帝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专门研究写诗填词,即使在他亡国被俘的时候,也即景生情,写出很多感人的词作。

5.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怒发上冲冠,倒背双手在屋内踱来踱去,自言自语地说:“此乃亡国之兆,此乃亡国之兆!”。

6.这段刻骨铭心的亡国仇恨,让句践寝食不安,日夜想着怎样报仇雪恨。

7.当时年少不知愁,恰逢君,似彤云出岫。未曾想,如今恨怒权作酒,烈焰焚天,烧不尽我亡国仇!

8.前方将士在浴血奋战,而后方的一些歌舞厅仍在播放醉生梦死的亡国之音。

9.爷爷常常讲起中国人当亡国奴所遭受的苦难。

10.“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著名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浩然正气为世人所景仰。


AI解释


词语“亡国”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被征服或灭亡,不再存在。它通常用来形容国家主权丧失,国家领土、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被彻底改变或摧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亡国”的解释为:“亡,失也。国,邦也。亡国,谓国家失其主权,不复存在。”

出处:

“亡国”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有关于国家灭亡的记载。

同义词:

灭国、覆国、败国、丧国、失国等。

反义词:

强国、盛国、立国、兴国等。

相关词语:

国家、政权、领土、主权、民族、历史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这个故事反映了“亡国”的悲惨后果。

2. 日本在二战期间侵略中国,最终在1945年日本投降,标志着日本在亚洲的侵略战争结束。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亡国”案例。

造句:

在战争年代,无数的国家因为内忧外患而走向了亡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