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姊


拼音gū zǐ
注音ㄍㄨ ㄗˇ

姑姊

词语解释

姑姊[ gū zǐ ]

⒈  父之姐。

引证解释

⒈  父之姐。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季武子 以公姑姊妻之。”
陆德明 释文:“杜 以公之姑及姊是二人也。或曰:《列女传》称 梁 有节姑妹,谓父之妹也,此云姑姊是父之姊也,一人耳。以 杜 氏为误。”
《史记·汲郑列传》:“黯 姑姊子 司马安 亦少与 黯 为太子洗马。”

国语辞典

姑姊[ gū zǐ (语音)​gū jiě ]

⒈  称谓。称父亲的姊姊。

《左传·襄公十二年》唐·孔颖达·正义:「父之姊为姑姊,父之妹为姑妹。」

分字解释


※ "姑姊"的意思解释、姑姊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姑姊”的意思:

“姑姊”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指的是父亲的姐妹,即父亲的亲姐妹。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语已经很少使用,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姑姊”被解释为父亲的姐妹,即父亲的亲姐妹。

出处:

“姑姊”这个词语最早见于《诗经》,如《诗经·周南·汉广》中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错,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错,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错,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这里的“有美一人,婉如清扬”中的“一人”即指父亲的姐妹。

同义词:

姐妹、姨娘、姨妹等。

反义词:

没有特别明显的反义词。

相关词语:

姑母、姑父、姨母、姨父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姑姊”这个词语在现代社会中较少使用,所以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不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以“姑姊”为主题的诗歌、戏曲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我家乡,每年春节,姑姊们都会聚在一起,谈论家常,共度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