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率


拼音lǘ lǜ
注音ㄌㄩˊ ㄌㄩˋ

繁体閭率

闾率

词语解释

闾率[ lǘ lǜ ]

⒈  闾胥。

引证解释

⒈  闾胥。参见“閭胥”。

《逸周书·尝麦》:“邑乃命百姓遂享于富,无思民疾,供百享,归祭,閭率里君以为之资。”
《周礼·地官·序官》“閭胥” 清 孙诒让 正义:“《周书·尝麦篇》云:‘邑乃命百姓遂享于家,閭率里君以为之资。’率、帅古今字,閭率当即此閭胥也。”

分字解释


※ "闾率"的意思解释、闾率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闾率”:

意思是古代对闾巷(里巷)的比率,常用于指代人口密度或社会结构中的比例。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闾”指古代的一种居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街道”或“巷子”;“率”指比例或比率。因此,“闾率”可能是指闾巷的人口密度比例。

出处:

“闾率”一词的具体出处未详,但可以从其字面意义推断,它可能出现在与人口统计、地理分布或社会结构相关的文献中。

同义词:

比率

比例

密度比

反义词:

极低

极少

相关词语:

人口密度

社会结构

闾巷

邻里

民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闾率”直接相关,但可以联想到与古代人口管理、城市规划相关的历史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官员们通过调查统计,精确掌握了各地的闾率,以便更好地规划资源和分配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