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

词语解释
簸箕[ bò ji ]
⒈ 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英dustpan;
⒉ 扬米去糠的器具。
英fan; winnowing pan;
⒊ 簸箕形的指纹。
英loop of a fingerprint;
引证解释
⒈ 扬米去糠的工具。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
唐 锺辂 《前定录·刘逸》:“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 孙飞虎。”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国语辞典
簸箕[ bò jī ]
⒈ 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
引《唐诗纪事·卷六二·郑嵎》:「大开内府恣供给,玉缶金筐银簸箕。」
⒉ 扫地时盛尘土的工具。
英语wicker or bamboo winnowing basket, dustpan
法语van
分字解释
※ "簸箕"的意思解释、簸箕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说干就干,我拿来笤帚和簸箕,先把屋子从里向外地认真扫了一遍,把垃圾和细灰搓到簸箕里倒掉,然后我拿来拖把,又打来一桶清水,先把拖把在桶里涮干净,再提起来把拖把上的水空干净。
2.开始干了,我们先把扫帚拿在手里,再把它往前摁好,再把它向下拖,一小块地就扫好了。接着,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把所有的地都扫好。最后,我们拿一个簸箕。把簸箕斜一点点,再用扫把把垃圾用力扫进簸箕里就可以了。
3.待进了兰哥儿的住处,只见屋里满是脂粉味,墙壁刷得素白,一面镜子钉在房门正对面,下方是只小簸箕,里面放把小小的剪刀,斜对过还挂着一幅钟馗捉鬼图。
4.浅水中黄鲶、鲫鱼、窜鲦鱼历历在目,一个竹簸箕往水里一捞,装住好多鱼。
5.开始干了,我们先把扫帚拿在手里,再把它往前摁好,再把它向下拖,一小块地就扫好了。接着,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把所有的地都扫好。最后,我们拿一个簸箕。把簸箕斜一点点,再用扫把把垃圾用力扫进簸箕里就可以了。
6.队伍越过了几个簸箕的山路,拐过数个挨挨挤挤的树杆。
AI解释
词语“簸箕”的意思:
“簸箕”是指一种用来簸扬谷物、糠皮等物,去除杂质或分离粗细的工具。它通常由竹、木、塑料等材料制成,呈长方形或圆形,底部开口,一端有柄。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簸箕”的解释为:“簸,扬去糠也。箕,形似簸,所以盛物。”即簸箕是用来扬去谷物糠皮的工具,形状类似簸,用于盛放物品。
出处:
“簸箕”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诗经》中有“箕子之糠,其犹可食”的诗句,这里的“箕子”即指簸箕。
同义词:
箕、扬箕、扬斗、扬箕斗
反义词:
簸箕的反义词较少,可以理解为与簸箕功能相反的工具,如筛子、箩筐等。
相关词语:
簸箕扬谷、簸箕簸糠、簸箕底、簸箕口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有关“簸箕”的典故较少,但有一个与簸箕相关的民间故事,即“簸箕里的珍珠”。故事讲述一个贫穷的农夫在簸箕里发现了一颗珍珠,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寓意着好运往往在不经意间降临。
用这个词语造句:
奶奶用簸箕把稻谷里的糠皮都簸干净了。
相关词语
- bò dùn簸顿
- jī yǐng箕颍
- bǒ dàng簸荡
- jī yǐn qiú suí箕引裘随
- jī běn箕畚
- jī zhǒu箕箒
- wěi jī尾箕
- jī zhāng箕张
- diān chún bǒ zuǐ攧唇簸嘴
- bò ji簸箕
- bò ji簸箕
- yuān jī箢箕
- yì dòu yáng jī挹斗扬箕
- gōng jī弓箕
- jī jū箕拘
- diān chún bò zuǐ颠唇簸嘴
- diān bǒ颠簸
- yíng fēng bò迎风簸
- bǒ xíng簸行
- jī bì箕毕
- jī dǒu箕斗
- bì jī篦箕
- tiáo jī笤箕
- yī jī伊箕
- jī zhǒng箕踵
- jī jù箕踞
- jī huì箕会
- suān jī酸箕
- jī zuò箕坐
- jī xiān箕仙
- qí jī骑箕
- jī wū箕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