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包虎


拼音bāo hǔ
注音ㄅㄠ ㄏㄨˇ

包虎

词语解释

包虎[ bāo hǔ ]

⒈  谓包以虎皮。语本《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倒载干戈,]之以虎皮。”郑玄注:“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

引证解释

⒈  参见“包戈”。参见“包戈”。

谓包以虎皮。语本《礼记·乐记》:“武王 克 殷 反 商 ……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
郑玄 注:“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
唐 李白 《发白马》诗:“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分字解释


※ "包虎"的意思解释、包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包虎”的意思:

“包虎”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用布包裹老虎,比喻用计谋来对付强敌。后来引申为用巧妙的手段来处理困难的问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包”字有“包裹”、“包围”等意,“虎”字指老虎,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因此,“包虎”在这里理解为用布包裹老虎,即用计谋对付强敌。

出处:

“包虎”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故事。淮阴侯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后,有人诬陷他谋反。韩信为了自保,便用计谋假装疯狂,让刘邦相信他已失去理智,从而免于被杀。

同义词:

用计、智斗、巧计、智谋

反义词:

蛮干、硬碰硬、鲁莽

相关词语:

包藏、包庇、包揽、包罗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有一个关于“包虎”的段子,讲述了一个老板为了解决公司面临的问题,竟然用“包虎”的策略,成功化解了危机。

造句: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他决定采取“包虎”的策略,用巧妙的手段来应对。

例句:

1.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我国在处理国际争端时,常常采取“包虎”的策略,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避免了冲突升级。

2. 在这个项目中,他运用了“包虎”的策略,巧妙地化解了团队内部的矛盾,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