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quàn

世券


拼音shì quàn
注音ㄕˋ ㄑㄨㄢˋ

世券

词语解释

世券[ shì quàn ]

⒈  犹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引证解释

⒈  犹铁券。 明 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明史·吴良传》:“封 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明史·孙镗传》:“英宗 復辟,以‘夺门’功封 怀寧伯,寻予世券。”
明 李贽 《刘伯温》:“袭封 诚意伯,增禄五百石,且予世券。”

分字解释


※ "世券"的意思解释、世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世券”的意思:

“世券”是一个较为冷僻的词语,它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土地凭证,相当于现代的土地使用证或产权证。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国家或皇室的财产,而“世券”则是确认土地所有权的凭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世券”的解释是:“世券,土地之券也。古者诸侯受地,必有券书,以纪土地之界。”意思是说,古代诸侯得到土地后,会有一种土地的凭证,用来记录土地的界限。

出处:

“世券”这个词语的出处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历史文献,它更多地出现在一些古代文献和诗词中,作为古代土地凭证的泛称。

同义词:

土地券

地券

土地证

反义词:

无券

无证

相关词语:

土地

土地所有权

土地契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世券”较为冷僻,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不过,可以想象一些古代关于土地所有权争议的故事,可能会涉及“世券”的使用。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张老汉拿着祖上传下来的世券,证明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