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度

词语解释
常度[ cháng dù ]
⒈ 日常的态度。
例失其常度。
英normal manner;
⒉ 一定的法度、规则。
例天有常度,地有常形。
英fixed law;
引证解释
⒈ 固定的规律或法度。
引《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⒉ 一定的标准、规格。
引宋 叶适 《李仲峰墓志铭》:“庐室用器,皆有常度。”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三》:“儒臣之进止有常度,不若宦寺之卧起而间也。”
⒊ 指正常的方式。
引谢觉哉 《体育活动的好处》:“一天工作八小时,学习或其他事件八小时,睡眠八小时,这是常度。”
⒋ 常态。
引《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二·水鬼假冒舢板船》:“自登舟之后, 柏存 举措言语,颇改常度。”
国语辞典
常度[ cháng dù ]
⒈ 平时的态度。
引《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六·幽怪·水鬼假冒舢板船》:「自登舟之后,柏存举措言语,颇改常度。」
⒉ 固有的法则、规律。
引《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汉·东方朔〈答客难〉:「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分字解释
※ "常度"的意思解释、常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常度”的意思:
常度,指正常的状态或标准,通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行为符合常规或标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常度”的解释为:常规,正常状态。
出处:
“常度”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汉书·董仲舒传》中有“是以圣王之治,不逾常度”之语。
同义词:
常规、常态、常例、常法、常轨
反义词:
非常、异常、不规则、不正常
相关词语:
常规、常态、常例、常法、常轨、常规化、常规化、常规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常度”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职场中,员工按照公司规定的“常度”工作,即按照常规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来完成任务。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他的生活一直保持着常度,每天按时上下班,饮食有规律。
2.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必须遵循常度,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
3.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这家企业依然保持着常度,稳步发展。
相关词语
- wēn dù温度
- cháng cháng常常
- zài dù再度
- zhào cháng照常
- yī dù一度
- jiǎo dù角度
- xiàn dù限度
- cháng wēn常温
- zhuān cháng专常
- fú dù幅度
- cháng rèn常任
- hé dù合度
- liáng dù量度
- cháng rén常人
- sù dù速度
- tài cháng太常
- cháng píng yán常平盐
- yì dù义度
- qīng dù轻度
- cháng lǐ常理
- cháng guī常规
- cháng jiàn常见
- zhī cháng知常
- cháng shì常事
- cháng huì常会
- kuà nián dù跨年度
- cháng yǔ常与
- cháng xiāng yù常香玉
- qū guāng dù屈光度
- cháng tài常态
- hòu dù厚度
- guāng dù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