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识曲


拼音shí qǔ
注音ㄕˊ ㄑㄨˇ

繁体識曲

识曲

词语解释

识曲[ shí qǔ ]

⒈  谓通晓音乐。

引证解释

⒈  谓通晓音乐。

《文选·古诗<今日良宴会>》:“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吕延济 注:“识曲,谓知音人听其真妙之声。”
明 杨慎 《泛舟浣花东阜狷斋同赋》诗:“双鱼六马惯识曲,青蛉白鸥皆忘机。”
清 黄景仁 《十四夜歌宴》诗:“识曲羣公敢多让,不妨明日有狂名。”

分字解释


※ "识曲"的意思解释、识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识曲”的意思:

“识曲”是指懂得音乐,尤其是指懂得曲调、歌曲。在古代,它常用来形容人对音乐有较高的鉴赏能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识”字有认识、了解的意思,“曲”字指歌曲或曲调。因此,“识曲”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懂得歌曲或曲调。

出处:

“识曲”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识”和“曲”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

知音

懂乐

善听

反义词:

莫知

莫晓

不解

相关词语:

音乐

歌唱

曲艺

旋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直接与“识曲”相关,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两人虽非亲属,却能通过音乐相互理解,其中“高山流水”便是对音乐理解和欣赏的极致表达。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音乐家以他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音乐功底,赢得了“识曲”之誉,成为了众多乐迷心中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