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牲币


拼音shēng bì
注音ㄕㄥ ㄅ一ˋ

繁体牲幣

牲币

词语解释

牲币[ shēng bì ]

⒈  牺牲和币帛。古代用以祀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后泛指一般祭祀供品。

引证解释

⒈  牺牲和币帛。古代用以祀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后泛指一般祭祀供品。

《周礼·春官·肆师》:“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币,立小祀用牲。”
郑玄 注:“郑司农 云:‘大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小祀司命已下。’ 玄 谓大祀又有宗庙,次祀又有社稷、五祀、五岳,小祀又有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百物。”
《孔丛子·论书》:“牲币之物,五岳视三公而名山视子男。”
金 元好问 《樊侯寿冢记》:“以吉日壬辰合祭三世,牲币来助者倾动州里。”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家祭》:“苹蘩洁,牲币俱,宜祀之辰籩豆举。”

分字解释


※ "牲币"的意思解释、牲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牲币”是一个较为冷门的词汇,其意思主要是指古代祭祀或交易时使用的牲畜或牲畜的皮毛等作为货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牲币”这个词语,因此没有直接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牲币”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出现,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

同义词:

牲畜

牲皮

牲货

反义词:

无币

空手

相关词语:

祭祀

交易

牲畜交易

牲畜市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牲币”这个词语较为冷门,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与之相关的故事或典故。

造句:

在古代,牲币是人们进行祭祀和交易的重要货币,因此牲畜市场总是熙熙攘攘,交易繁忙。

例句:

“在古代,牲币是人们进行祭祀和交易的重要货币,因此牲畜市场总是熙熙攘攘,交易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