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shuāng

铅霜


拼音qiān shuāng
注音ㄑ一ㄢ ㄕㄨㄤ

繁体鉛霜

铅霜

词语解释

铅霜[ qiān shuāng ]

⒈  化妆用的铅粉。

⒉  药名。可黑须发。

引证解释

⒈  化妆用的铅粉。

宋 周邦彦 《大酺·春雨》词:“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元 吴澄 《渡江云》词:“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与试铅霜。”

⒉  药名。可黑须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铅霜》﹝修治﹞引 苏颂 曰:“铅霜,用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铅霜》﹝附方﹞引《普济方》:“梳髮令黑。铅霜包梳,日日梳之,胜於染者。”

分字解释


※ "铅霜"的意思解释、铅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铅霜”的意思:

“铅霜”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铅白,即铅的白色粉末,常用于古代绘画或化妆品中。在文学作品中,也比喻某些事物或情感苍白无力。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铅霜”条目下解释为“铅之白者,可入药。”

出处:

“铅霜”这一词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出现,具体出处较为广泛,无法确定单一出处。

同义词:

铅白

铅粉

铅粉霜

反义词:

银霜(指银白色粉末)

黑霜(指黑色粉末)

相关词语:

铅华(铅粉的别称)

铅华粉黛(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铅粉和黛墨)

铅白粉(即铅霜)

铅丹(铅的一种化合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铅霜”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

造句:

那幅画上的女子面容苍白,犹如铅霜覆盖,给人一种凄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