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利


拼音wǔ lì
注音ㄨˇ ㄌ一ˋ

五利

词语解释

五利[ wǔ lì ]

⒈  五种利益、好处。战时随机应变的五项原则。汉方士栾大的称号。

引证解释

⒈  五种利益、好处。

《左传·襄公四年》:“和 戎 有五利焉。”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如輒杀其使者,不显罪名,復何以怀四夷於外蕃,建五利於中国?”

⒉  战时随机应变的五项原则。

《孙子·九变》:“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⒊  汉 方士 栾大 的称号。

《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 黄金 不就,乃拜 大 为五利将军。”
《文选·潘岳<西征赋>》:“武 雄略其焉在?近惑 文成 而溺 五利 !”
李善 注:“文成将军 李少翁 、五利将军 欒大,皆方术士。”

分字解释


※ "五利"的意思解释、五利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五利”的意思:

“五利”指的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五项利益,即仁、义、礼、智、信。这五项利益是儒家思想中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五利”的解释为:“五利,谓仁、义、礼、智、信也。”

出处:

“五利”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礼记·中庸》篇,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义词:

仁义、礼智信、五常

反义词:

无信、不义、无礼、愚昧、悖德

相关词语:

仁者、义士、礼节、智慧、诚信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五利”的故事和典故较少,但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位年轻人因为遵循“五利”原则,最终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者。这个故事强调了“五利”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造句:

他始终秉持着仁、义、礼、智、信的“五利”原则,赢得了同事和朋友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