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

渎职


拼音dú zhí
注音ㄉㄨˊ ㄓˊ

繁体瀆職
词性名词 动词


渎职

词语解释

渎职[ dú zhí ]

⒈  玩忽职守;不尽职。

malfeasance; dereliction of duty;

引证解释

⒈  不尽职,在执行任务时犯严重过失。

张洁 《沉重的翅膀》十五:“我必须提醒你,这是严重的渎职行为。”

如:这场森林火灾是由于守林人的渎职而造成的。

国语辞典

渎职[ dú zhí ]

⒈  有亏职守。

如:「凡官吏渎职者,应予惩戒。」

溺职

称职 守法

分字解释


※ "渎职"的意思解释、渎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权力用在为人民服务上是天职,用在立党为公上是尽职,用在碌碌无为上是失职,用在谋取私利上是渎职。

2.那您既然能找到它们栖身的海市蜃楼,干啥不去抓它们,您身为新晋鬼差,知情不举,有鬼不拘,这是渎职啊。

3.七、不让软懒散乱习气在我这里出现;八、不让吃拿卡要现象在我这里存在;九、不让失职渎职行为在我这里发生;十、不让司法行政形象在我这里玷污。

4.通过团队协作,强化税务登记管理和清理漏征漏管户,防范税务干部失职、渎职或者不廉洁等行为导致税收流失的风险,1-6月份已排除各类风险点近300个。

5.渎职罪犯罪构成理论既是刑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实践中争议非常大的问题。

6.干部严重渎职,构成犯罪的,要交司法机关处理。


AI解释


词语“渎职”的意思:

“渎职”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公民,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通常用于指公职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渎职”一词,但根据其组成部分,“渎”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亵渎,不敬”,“职”字解释为“官职,职务”。

出处:

“渎职”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具体出处难以考证。在现代社会,该词常用于法律、行政等领域。

同义词: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失职、违规、违法、失职渎职等。

反义词:

尽职尽责、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

相关词语:

失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违法乱纪、廉洁自律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公职人员渎职的案例,其中一些典型案例被广泛传播。例如,某地官员因收受贿赂,对工程项目进行违规审批,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最终被查处。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税务局长因渎职被追究刑事责任,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