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午


拼音yú wǔ
注音ㄩˊ ㄨˇ

逾午

词语解释

逾午[ yú wǔ ]

⒈  中午以后。

引证解释

⒈  中午以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初九日,逾午少霽。”
清 王韬 《淞滨琐话·仙井》:“时已逾午,颇觉饥肠雷鸣。”
叶圣陶 《穷愁》:“时已逾午,得无饥饿?”

分字解释


※ "逾午"的意思解释、逾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逾午”的意思是指超过中午的时间,即过了正午的时间。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逾”字有“越”的意思,表示超过、超越;“午”字则是指中午。因此,“逾午”合起来表示超过了中午的时间。

出处:

“逾午”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多用于描述时间超过中午的情况。

同义词:

过午

过时

反义词:

未午

相关词语:

正午

午后

傍午

晚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逾午”这个词语较为古雅,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造句:

今天因为天气原因,我们原计划中午出发的旅行,不得不推迟到逾午时分才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