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歌钟


拼音gē zhōng
注音ㄍㄜ ㄓㄨㄥ

繁体歌鐘

歌钟

词语解释

歌钟[ gē zhōng ]

⒈  即“编钟”,古代铜制打击乐器。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宋·苏轼《石钟山记》

percussion instrument in ancient times;

引证解释

⒈  伴唱的编钟。

《左传·襄公十一年》:“郑 人赂 晋 侯……歌鐘二肆。”
杜预 注:“肆,列也。县鐘十六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
孔颖达 疏:“言歌鐘者,歌必先金奏,故鐘以歌名之。 《晋语》 孔晁 注云:‘歌鐘,鐘以节歌也。’”
晋 左思 《魏都赋》:“元勋配 管敬 之绩,歌鐘析邦君之肆。”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鐘。”

⒉  歌乐声。

唐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青楼夹两岸,万家喧歌鐘。”
前蜀 韦庄 《病中闻相府夜宴》诗:“满筵红蜡照香鈿,一夜歌鐘欲沸天。”

国语辞典

歌钟[ gē zhōng ]

⒈  古代歌唱时敲击出声作为节奏的钟。

《左传·襄公十一年》:「歌钟二肆。」
唐·孔颖达·正义:「言歌钟者,歌必先金奏,故钟以歌名之。」

分字解释


※ "歌钟"的意思解释、歌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歌钟”的意思:

“歌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贵族或皇室用于音乐和礼仪的乐器。其中,“歌”指的是歌唱,而“钟”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悬挂在架上,用槌敲击发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歌钟”的解释为:古代的一种乐器,钟形,悬挂在架上,用于歌唱和礼仪。

出处:

“歌钟”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诗经》等。《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有多处提及“歌钟”。

同义词:

歌乐

钟鼓

反义词:

静默

沉寂

相关词语:

钟鸣鼎食

鼓瑟吹笙

音乐

乐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歌钟”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不是非常常见,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宫廷宴会或祭祀活动中,歌钟作为乐器之一,常被用来营造庄重或欢快的气氛。

造句:

在古代的宫廷宴会上,乐师们敲击着歌钟,伴随着优雅的歌声,使得整个场面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