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ng

贺禀


拼音hè bǐng
注音ㄏㄜˋ ㄅ一ㄥˇ

繁体賀稟

贺禀

词语解释

贺禀[ hè bǐng ]

⒈  祝贺的禀帖。

引证解释

⒈  祝贺的禀帖。

《清史稿·邦交志二》:“每届年终,两部长必与驻 藏 大臣呈递贺稟,驻 藏 大臣循例优加赏犒。”

分字解释


※ "贺禀"的意思解释、贺禀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贺禀”的意思:

“贺禀”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表示向上级或长辈报告好消息,带有祝贺的意味。它包含两个部分:“贺”表示祝贺,“禀”表示禀报、报告。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贺禀”的解释如下:“贺禀,贺报也。谓报喜而贺之。”

出处:

“贺禀”这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从它的构成来推测,它可能起源于古代的文书中,用于官员向上级报告喜讯时使用。

同义词:

祝禀

贺报

禀喜

反义词:

哀禀

报忧

禀诉

相关词语:

贺喜

禀复

报喜

禀告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贺禀”的具体网络故事或典故并没有广泛的流传,但它可能与古代的科举制度、官员间的通信以及礼仪文化有关。在古代,科举考试及第后的官员可能会用“贺禀”的形式向上级或同僚通报好消息,表示庆祝。

用这个词语造句:

例句:新官上任,他立刻向朝廷贺禀,报告了上任以来的政绩和当地的治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