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ěng

寺省


拼音sì shěng
注音ㄙˋ ㄕㄥˇ

寺省

词语解释

寺省[ sì shěng ]

⒈  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使寺省之规,剥床至足;公卿之嗣,怀安败名。”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太冬烘》:“成都 詹 某为諫官,以 安国 尝建言移寺省,上章击之。”

分字解释


※ "寺省"的意思解释、寺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寺省”在古代汉语中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其确切含义可能存在歧义。以下是根据现有信息对“寺省”的解读:

意思:

“寺省”可能指的是古代官署名,或者是对某些官职的泛称。具体来说,它可能指的是负责管理寺庙事务的机构或官员。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寺省”一词,因此无法提供确切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由于“寺省”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出处可能难以确定。它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文献或地方志中提到的官署名称。

同义词:

寺署

寺官

反义词:

府署

府官

相关词语:

寺院

寺观

省官

寺僧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寺省”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为罕见。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寺省官员负责监督和管理全国各大寺庙的日常事务,以确保佛教活动的顺利进行。

例句:

皇帝下旨,任命李大人为新的寺省尚书,以加强佛教事务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