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òng

自供


拼音zì gòng
注音ㄗˋ ㄍㄨㄥˋ
词性动词

自供

词语解释

自供[ zì gòng ]

⒈  自我招供;自己供认。

confess;

引证解释

⒈  自行供给。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三:“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此天下之良法,使民自供,初无所扰,何待丰岁?”
明 钱澄之 《田家苦》诗:“老夫生计苦疏慵,学稼东皋拟自供。”

⒉  受审人自述案情,招认罪状。

《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但行兇非止一人,据 革 自供当时逃散,不记姓名。”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执问涂厕人, 豫让 乃自供:欲报 智伯 仇,故变名为佣。”

分字解释


※ "自供"的意思解释、自供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们不会依赖碳或核助能的燃料进行包装开发,”戴尔公司采购包装总监奥利弗?坎贝尔表示,“包装完全是自供能。”。

2., 这是一本男性的自白书、自供状,让女人了解男人,更让男人了解自己。

3., 这是一份男性的自白书或曰自供状,是一种在生命本原意义上的思考,是对男性禀质的自省和自嘲,亦是对异性的真情倾诉。

4.他对自己以前所做的一切懊悔不已,已经向公安机关递交了自供状.

5.然而,这些曾让日军引以为傲的画报,如今都变成日军侵华最真实、最直接的罪证,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自供状。


AI解释


词语“自供”的意思:

“自供”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自己供认;自己承认。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自供”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其含义。在古代汉语中,“自”意为“自己”,“供”意为“陈述”、“承认”,因此“自供”可以理解为“自己陈述”或“自己承认”。

出处:

“自供”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自”和“供”两个单独的汉字组合而成的,因此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这两个字的最早使用时期。

同义词:

自白、自认、坦白、供认、招供

反义词:

隐瞒、掩饰、狡辩、抵赖

相关词语:

供述、供词、供状、自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自供"这个词语可能出现在一些涉及自白、自首或者自我揭露的故事中。例如,一些网友因为某些不当行为被曝光后,可能会通过公开道歉或自供来试图挽回形象。

用这个词语造句:

警方经过调查取证,犯罪嫌疑人终于选择了自供,承认了自己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