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卒


拼音bù zú
注音ㄅㄨˋ ㄗㄨˊ


步卒

词语解释

步卒[ bù zú ]

⒈  徒步作战的士兵。

引证解释

⒈  徒步作战的士兵。

《六韬·均兵》:“武王 问 太公 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且 李陵 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歷王庭,垂饵虎口。”
唐 白居易 《汉将李陵论》:“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

国语辞典

步卒[ bù zú ]

⒈  步兵。

《史记·卷九一·黥布传》:「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人,能以取淮南乎?」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

步兵

分字解释


※ "步卒"的意思解释、步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汉代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李陵率五千步卒奋战绝域全军覆亡的军事事件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2.一百十三、今日幸得拜见,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3.猝不及防的唐军步卒,被这股突然杀至的骑兵杀的溃不成军,东逃西窜。


AI解释


词语“步卒”的意思:

“步卒”是指徒步作战的士兵,通常指的是步兵。在古代战争中,步卒是军队中的基础力量,与骑卒(骑兵)相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步卒”的解释可能涉及其字义、用法和来源。由于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大型字典,其具体解释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字义:徒步的士兵,步兵。

用法:用于描述军队中的步兵单位或士兵。

来源:可能来源于古代的军事术语。

出处:

“步卒”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文献和历史记载。在《孙子兵法》等古代兵书中,都有关于步卒的记载。

同义词:

步兵

步兵士

徒步兵

反义词:

骑兵

骑士

相关词语:

军队

战争

士兵

战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步卒”是古代军事用语,与网络故事或典故的联系可能较少。但可以提及的一个相关典故是《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中诸葛亮利用草船引诱敌军步卒,从而借得箭矢。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步卒们英勇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国家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