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izhèng

稗政


拼音bài zhèng
注音ㄅㄞˋ ㄓㄥˋ

稗政

词语解释

稗政[ bài zhèng ]

⒈  指不良的政治措施。

引证解释

⒈  指不良的政治措施。

《明史·流贼传序》:“虽以 武 之童昏,亟行稗政,中官倖夫,浊乱左右,而本根尚未尽拨,宰辅亦多老成。”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二章:“为今之计,只须把尚未释放的绅士,礼遣回家,把民怨甚深的官吏,严办几个,而后裁减一些捐税,(他举了一个例,如在 成都 每月发行一次的签捐彩票。)革除一些稗政,(他也举了一个例,如在 成都 开设的戏园和集中娼妓的 新化街。)则民心自安,民情自定。”

分字解释


※ "稗政"的意思解释、稗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稗政”的意思:

“稗政”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琐碎、不重要的事务或政事。它由“稗”和“政”两个字组成,“稗”字本意是指稗草,一种杂草,引申为琐碎、不重要的事物;“政”字则指政治、政务。合起来,“稗政”即指那些琐碎、不重要的政治事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稗政”条目的解释为:“稗政,琐碎之政也。”

出处:

“稗政”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它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如《后汉书·郭泰传》中有“泰以稗政为细故,不欲闻之”的记载。

同义词:

琐政

碎政

碎碎念政

反义词:

大政

要政

重大政务

相关词语:

稗官

稗官野史

稗说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稗政”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文人对于繁琐政务的抱怨和讽刺。例如,古代文人常以“稗政”来形容那些无关紧要的政务,以此来表达对官场繁琐事务的不满。

用这个词语造句:

朝堂之上,皇帝对那些稗政琐事总是不耐烦,他更关心的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