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òng

共济


拼音gòng jì
注音ㄍㄨㄥˋ ㄐ一ˋ

繁体共濟

共济

词语解释

共济[ gòng jì ]

⒈  谓共同挽救;共同度过;共同成事。

⒉  犹言互相帮助。

引证解释

⒈  谓共同挽救;共同度过;共同成事。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孤以不德,阶承统绪,思与贤良共济世道。”
《宋书·沉攸之传》:“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异。”
明 张居正 《答河道徐凤竹》:“前得 山东 抚臺 李公 书,谓开 泇口 不如疏 胶河,意与公合。故宜会同。且委用属吏、量派夫役,亦必借其力以共济也。”

⒉  犹言互相帮助。

唐 杜甫 《诸葛庙》诗:“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清 吴伟业 《阆州行》:“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

分字解释


※ "共济"的意思解释、共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们一定要坚持互利共赢,和衷共济,扩大务实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稳定增长,实现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2.在落后贫困的年代,我们同舟共济用肩膀抗起重担;在繁荣昌胜的时代,我们奋勇向前靠双手开拓辉煌。

3.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唯有大家同舟共济,共体时艰,才能转危为安。

4.春风唤起万物醒,神州万里化凝冰,有恃无恐显才能,心有余悸暗自惊,春风化雨草木萌,同舟共济踏路程,忙碌一周不歇停,开心快乐花弄影,愿你忧伤全遗忘,笑看春景好心情!

5.以xx同志为总*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谱写了xx的壮丽凯歌。

6.西藏生活的各族人民,不管他是藏族、汉族、回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在西藏都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合舟共济。

7.和衷共济、合作共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各国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8.共济会精神和有组织的宗教的区别在于,它不用专门的定义或名称限定那种更高的力量。它没有稳定性的神学名称,如上帝、安拉、佛陀、基督,共济会使用一种更通俗的术语,如至高的存在,伟大的宇宙建筑师。这就使得不同信仰的共济会会员能走到一起。

9.在这片土地上,灾难可以推毁我们的家园,可以阻断我们的河流,但抗拒不了我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决不放弃的信念和决心。

10.所以与其他省外的民族地区相比,我们省保持了一个和谐稳定,合衷共济、和睦相处得良好的格局。


AI解释


词语“共济”的意思:

“共济”通常指共同渡过难关,共同克服困难。它强调的是集体合作、共同努力的精神。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共”字有共同、一起的意思,“济”字有渡河、帮助的意思。因此,“共济”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涉及共同帮助渡过难关的含义。

出处:

“共济”一词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它可能源于古代文献中对集体合作、共同行动的描述。

同义词:

共同

协力

联合

合作

反义词:

独立

单干

分裂

对抗

相关词语:

共同体

协作

团结

助人为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共济”在网络上有许多与团队合作、共同克服困难相关的故事。例如,一些团队合作项目中的“共济”精神,或者在网络游戏中玩家们共同面对难关的情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村民们团结一心,共济难关,展现了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