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píng

藩屏


拼音fān píng
注音ㄈㄢ ㄆ一ㄥˊ

藩屏

词语解释

藩屏[ fān píng ]

⒈  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⒉  捍卫。

⒊  比喻卫国的重臣。

⒋  比喻边防重镇。

引证解释

⒈  屏障。

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重巖是藩屏,驯鹿受羈靮。”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诛叛》:“建 交趾 之藩屏,立 滇池 之门户。”

⒉  捍卫。

《左传·定公四年》:“选建明德,以藩屏 周。”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昔 高皇帝 王天下,建立子弟以藩屏社稷。”
《新唐书·苏安恒传》:“纵今尚幼,且择立师傅,养成德器,藩屏皇家。”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法》:“汉 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於我也。”

⒊  比喻卫国的重臣。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年》:“﹝ 尉贤政 ﹞曰:‘受 凉王 厚恩,为国藩屏。’”
唐 元稹 《论教本书》:“选用贤良,树为藩屏。”

⒋  比喻边防重镇。

《汉书·叙传下》:“建设藩屏,以强守圉。”
宋 苏舜钦 《上杜侍郎启》:“阁下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石勒起兵》:“任纵横虎鬭与龙争,肆凭陵拓地收藩屏。”

国语辞典

藩屏[ fán píng ]

⒈  屏障保护。也作「屏藩」、「屏翰」。

《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汉书·卷六三·武王子传·燕刺王刘旦传》:「昔高皇帝王天下,建立子弟以藩屏社稷。」

分字解释


※ "藩屏"的意思解释、藩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藩屏”的意思:

“藩屏”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边防屏障,后来引申为比喻屏障、捍卫者或辅助者。在古代,它常用来形容诸侯国对中央朝廷的屏障作用,或者比喻某种力量或人物对国家或家族的保卫作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藩屏”条目的解释为:“藩,诸侯之国也。屏,蔽也。藩屏,犹言屏藩也。言诸侯国之有如屏藩也。”

出处:

“藩屏”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的“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邦家之藩屏。”这里用“藩屏”比喻诸侯国对国家的屏障作用。

同义词:

屏障、屏藩、藩篱、屏障国、屏障者

反义词:

破坏、摧毁、瓦解、颠覆

相关词语:

藩镇、藩国、藩篱、屏藩、屏障力、屏障作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藩屏”这个词语在历史上常用来形容国家或家族的屏障,因此与许多历史故事和典故相关。例如,在三国时期,刘备曾自称“汉室宗亲,天下藩屏”,意在强调自己作为汉室后裔,有责任保卫国家。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这些藩屏之国对中央朝廷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如同长城一般,守护着国家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