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

披草


拼音pī cǎo
注音ㄆ一 ㄘㄠˇ

披草

词语解释

披草[ pī cǎo ]

⒈  拨开荒草。谓隐居者相互交往或对隐居者的访问。

引证解释

⒈  拨开荒草。谓隐居者相互交往或对隐居者的访问。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时復墟里人,披草共来往。”
《晋书·文苑传·袁宏》:“披草求君,定交一面。”

分字解释


※ "披草"的意思解释、披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披草”的意思:

“披草”是一个动词短语,通常指拨开或踏过草丛,多用于形容行走于草地上或清除杂草等动作。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披”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为“披散,拨开”,而“草”字则指草本植物。因此,“披草”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拨开草地上的草。

出处:

“披草”作为一个动词短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同义词:

拨草、拨开、踏草、除草

反义词:

种草、栽草、覆盖

相关词语:

草地、杂草、草丛、荒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披草”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诗词中的描写,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里的“拂堤”可以理解为拨开堤岸上的草。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春天到了,我披草而行,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