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hǐ

十使


拼音shí shǐ
注音ㄕˊ ㄕˇ

十使

词语解释

十使[ shí shǐ ]

⒈  佛教以贪、瞋、痴、慢、疑为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为五利使,统称“十使”,又称十大惑或十根本烦恼。

引证解释

⒈  佛教以贪、瞋、痴、慢、疑为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为五利使,统称“十使”,又称十大惑或十根本烦恼。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身口为十使所由,意思乃八疵之主。”
南朝 梁 庾肩吾 《曲水联句·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之三:“愿引三涂众,俱令十使伏。”

分字解释


※ "十使"的意思解释、十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十使”指的是十种使者或者使者中的十位重要人物。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更多出现在古代文献中。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十使”并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根据上下文推测,它可能指的是十位使者或者派遣的十位使节。

出处

“十使”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可能出现在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记载或者政治文献中。

同义词

十使臣

十使节

十使者

反义词

无使

一使

相关词语

使者

使节

使臣

使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十使”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语,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皇帝派遣了十使前往邻国进行友好访问,以加强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