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酒母


拼音jiǔ mǔ
注音ㄐ一ㄡˇ ㄇㄨˇ

酒母

词语解释

酒母[ jiǔ mǔ ]

⒈  酒曲。传说中的女仙名。酒肆中卖酒的妇人。

引证解释

⒈  酒曲。参见“酒麯”。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二:“剩留官屋贮酒母,取醉不竭当如 淮。”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酒母》:“凡造酒母家,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盥拭不洁,则疵药数丸,动輒败人石米。”

⒉  传说中的女仙名。参阅 汉 刘向 《列仙传·呼子先》。

清 沉用济 《望西岳》诗:“欲跨茅龙问酒母,芝田堪种乏仙才。”

⒊  酒肆中卖酒的妇人。

清 吴绮 《<秋水词>序》:“往余解组溪干,繫船河曲,见当壚之酒母,瓮酿百花;有题壁之词人,墨成五采。”

国语辞典

酒母[ jiǔ mǔ ]

⒈  俗称制酒的曲。

⒉  酿造米酒时,以曲与蒸米相混和,放入密闭容器中,加水并不时搅拌,经繁殖酵母及充分发酵,所得到未经过滤、混合渣滓的酒,称为「酒母」。因其含多量的酵母,故可酿造大量的醪。

分字解释


※ "酒母"的意思解释、酒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酒母”的意思:

酒母是指制作酒类时,用来发酵的酵母或发酵剂。在古代,酒母通常是由前一次酿酒剩余的酒糟或酒液保存下来,作为下一次酿酒的发酵基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酒母”的解释可能涉及其制作方法、用途等,但由于《康熙字典》是古代的字典,具体的解释可能较为简略。

出处:

“酒母”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酿酒工艺,其使用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

同义词:

酒母的同义词有:酒酵、酒曲、酒醅等。

反义词:

酒母的反义词可能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与其功能相对的是“无酵”,即没有发酵剂。

相关词语:

酒曲、酒糟、酒酵、酿酒、发酵、酒液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酒母”是一个与酿酒相关的专业术语,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古代酿酒师们如何精心保存和利用酒母来提高酿酒效率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酿酒师们都会小心地保存酒母,以确保每一批酒的口感都能达到最佳。

“他家的酒母已经传承了三代,是镇上最负盛名的酿酒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