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lán

干兰


拼音gān lán
注音ㄍㄢ ㄌㄢˊ

繁体干蘭

干兰

词语解释

干兰[ gàn lán ]

⒈  亦作“干阑”。亦作“干栏”。

⒉  我国古代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即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今西南某些地区还继续使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干阑”。亦作“干栏”。我国古代流行于 长江 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即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今西南某些地区还继续使用。

《魏书·獠传》:“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干兰大小,随其家口之数。”
《北史·獠传》作“干阑”。 《旧唐书·西南蛮传·南平獠》:“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
《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山有毒草、沙虱、蝮虵,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

分字解释


※ "干兰"的意思解释、干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干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古代的词语或者是地方方言。以下是对这个词语的一些可能的解释和相关信息:

意思:

“干兰”可能指的是干燥的兰花,或者是指某种干燥的植物。由于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具体含义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干兰”这个词语,因此无法提供确切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由于“干兰”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出处可能难以确定。它可能是某个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或地方志中的用语。

同义词:

干枯的兰花

干燥的植物

反义词:

湿润的兰花

新鲜的植物

相关词语:

兰花

干燥

植物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干兰”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造句:

春天到了,我特意去山间采摘了几束干兰,摆放在书桌上,给书房增添了一丝清雅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