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缃衣


拼音xiāng yī
注音ㄒ一ㄤ 一

繁体緗衣

缃衣

词语解释

缃衣[ xiāng yī ]

⒈  浅黄色之衣。

引证解释

⒈  浅黄色之衣。

《隋书·百官志上》:“其尚书令、僕、御史中丞,各给威仪十人……一人緗衣,执鞭杖,依列行。”

分字解释


※ "缃衣"的意思解释、缃衣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缃衣”的意思:

缃衣(huáng yī),指的是用浅黄色的丝或布制成的衣服。在古代,这种颜色多与文人雅士有关,常用来指代文人的衣装。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缃衣”的解释为:“缃,浅黄色也。衣,上衣也。缃衣,浅黄色之衣也。”

出处:

“缃衣”这个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中有“缃裳缃衣,其新孔嘉”的句子,意指浅黄色的裳衣非常新,非常美好。

同义词:

黄衣

橙裳

金缕衣

反义词:

素衣(指白色的衣服)

黑衣(指黑色的衣服)

相关词语:

缃素(指浅黄色和白色,比喻文雅)

缃帨(指用浅黄色丝织成的帨,帨是古代妇女的头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缃衣”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在古代文学中,它常常与文人墨客的形象相联系,如唐代诗人李白有“缃衣破,酒壶空”的诗句,表达了他虽然贫穷但仍保持文人风度的形象。

造句: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他身着一件缃衣,漫步在古巷中,显得格外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