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ǔ

楮墨


拼音chǔ mò
注音ㄔㄨˇ ㄇㄛˋ

楮墨

词语解释

楮墨[ chǔ mò ]

⒈  纸与墨。借指诗文或书画。

引证解释

⒈  纸与墨。借指诗文或书画。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无礼如彼,至性如此,猖狂生态,正復跃见楮墨间。”
明 徐渭 《画鹤赋》:“由此观之,则形骸易泯,不胜留影之难;楮墨如工,反寿终身之玩。”
清 曹寅 《尚中索书真州东园》诗:“楮墨向千载,咳唾犹芳鲜。”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於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絶唱,无韵之《离骚》矣。”

国语辞典

楮墨[ chǔ mò ]

⒈  纸与墨。后借指诗文或书画。

明·董越〈朝鲜赋〉:「有楮墨以供唱酬。」
明·徐渭〈画鹤赋〉:「楮墨如工,返寿终身之玩。」

分字解释


※ "楮墨"的意思解释、楮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楮墨”的意思:

楮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书写用的纸和墨。比喻文辞或文学创作。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直接解释“楮墨”,但“楮”字有解释,“楮”是指楮树,一种落叶乔木,其皮可制纸,故常用来指代纸。“墨”即指墨水,用于书写。

出处:

“楮墨”作为一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出处,而是由“楮”和“墨”两个单独的词组合而成。

同义词:

纸笔、文墨、翰墨

反义词:

刀笔(指书法、绘画的笔,有时也指代文学创作)

相关词语:

翰林、翰苑(指古代文学馆)、篇章、著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楮墨”可能不会直接出现,但它与文学、书法等文化活动的典故有所关联。比如,古代文人墨客以楮墨为伴,勤奋创作,流传下来的许多诗词歌赋、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

一位网友在网上分享了一个关于“楮墨”的趣事:一位古代文人因为家境贫寒,只能用楮树皮自制纸张,用松烟墨水书写,但他凭借着过人的才华和勤奋,最终成为了一代文豪。

用这个词语造句: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楮墨间挥洒才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