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àng cān
注音ㄨㄤˋ ㄘㄢ
繁体望參
⒈ 谓官员每月十五日参朝。
⒉ 宋代对六参的称谓。
⒈ 谓官员每月十五日参朝。
引《通典·礼三十》:“神龙 元年四月十四日,初令文武官五品以上,每朔、望参日陞殿食。”
⒉ 宋 代对六参的称谓。参见“六参”。
引宋 赵昇 《朝野类要·班朝》:“六参,又名望参,谓一五日之常礼也。在京大小职事及不釐务官,趁赴望参,不得连三次请假。”
1.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2.高雄于2004年赢得本届世运会的主办权。另外两个城市本来有望参加竞争,但因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而没有获得申办资格。
词语“望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思是指仰望参天的大树。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望参”并没有直接解释,但根据字面意思,“望”有仰望的意思,“参”有参天、高大的意思,所以“望参”可以理解为仰望高大的树木。
出处:
“望参”这个词语多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唐诗、宋词等。
同义词:
望天
仰观
反义词:
视地
相关词语:
参天
遥望
仰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望参”这个词语较为冷门,目前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造句:
在山顶上,他望参着那些参天的大树,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