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邑


拼音cì yì
注音ㄘˋ 一ˋ

繁体賜邑

赐邑

词语解释

赐邑[ cì yì ]

⒈  天子或诸侯赐给的食邑。

引证解释

⒈  天子或诸侯赐给的食邑。

《左传·僖公五年》:“陈 辕宣仲 怨 郑 申侯 之反己於 召陵,故劝之城其赐邑,曰:‘美城之,大名也,子孙不忘,吾助子请。’乃为之请於诸侯而城之,美。遂譖诸 郑伯,曰:‘美城其赐邑,将以叛也。’ 申侯 由是得罪。”
《商君书·境内》:“故爵五大夫,皆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

分字解释


※ "赐邑"的意思解释、赐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赐邑”的意思:

“赐邑”是指古代皇帝或君主赐予某人的封地或城市,作为对其功绩或亲情的奖赏。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赐邑”的解释为:“赐,予也。邑,封地也。赐邑,谓赐予封地也。”

出处:

“赐邑”这个词语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献、诗词和历史记载中。例如,《史记》中就有许多关于皇帝赐邑的记载。

同义词:

赐地

封地

赐城

反义词:

没收封地

夺地

相关词语:

封建

封号

封建制度

封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赐邑”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皇帝赐邑的传说,如秦始皇赐给功臣的封地,或是唐太宗赐给名将的城池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臣,赐给了他一座赐邑,使得这位功臣得以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