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史局


拼音shǐ jú
注音ㄕˇ ㄐㄨˊ

史局

词语解释

史局[ shǐ jú ]

⒈  即史馆。

引证解释

⒈  即史馆。参见“史馆”。

《新唐书·刘子玄传》:“史局深籍禁门,所以杜颜面,防请謁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累朝史局,鸿鉅肩摩。”
清 陈康琪 《郎潜纪闻》卷七:“史局初开,詔徵前 明 李映碧 侍御。”

分字解释


※ "史局"的意思解释、史局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个理论的历史局限性,首先来自于苏联模式的束缚,其次来自于***继续革命理论的严重影响。

2.教育史学界对科技教育史研究的讨论把科技史局限在学校范围之内,对于广泛的职官科技教育、艺徒训练以及私学、家学中的科技教育研究薄弱。


AI解释


词语“史局”的意思:

“史局”是一个复合词,由“史”和“局”两个字组成。其中,“史”指历史,即过去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局”在这里指机构、机关。因此,“史局”通常指的是负责编写、研究和出版历史文献的机构。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史”字有“记载”、“历史”等解释,“局”字有“机关”、“组织”等解释。但“史局”作为一个词,并未在《康熙字典》中单独列出。

出处:

“史局”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推测其源于对历史编纂机构的称呼。

同义词:

历史编纂机构

历史研究所

历史出版社

反义词:

没有明确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历史编纂无关的机构或个人。

相关词语:

历史学家

历史文献

历史编纂

历史研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史局”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词语,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的历史编纂机构——史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挖掘、整理和出版丰富的历史文献,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