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 yòu
注音ㄉㄚˋ 一ㄡˋ
⒈ 犹大赦。
⒉ 泛指赦免。
⒈ 犹大赦。
引《魏书·任城王传》:“自 世宗 景驾,大宥三行,所以荡除故意,与物更始。”
⒉ 泛指赦免。
引明 宋濂 《持敬斋铭》:“大年 顷詿於吏议,继蒙大宥……追思旧愆,未尝不惕然惴惴。”
词语“大宥”:
意思:指宽恕、饶恕,表示对犯有过错的人或事给予极大的宽容和原谅。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宥”字条解释“宥”,音“有”,宥,赦也。宽宥,宽容;宥恕,原谅。
出处:
“大宥”一词并非出自某个具体的文献,而是由“宥”字衍生出来的词语,广泛用于古代文学、历史记载等。
同义词:
宽恕、饶恕、原谅、宥恕、宽容
反义词:
苛责、责罚、严惩
相关词语:
宽宏大量、仁慈、宽厚、宽宥之怀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大宥”直接相关,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关于宽容和原谅的民间故事。
造句:
这位老者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但依然保持着大宥之心,对待他人总是和蔼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