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shì

质士


拼音zhì shì
注音ㄓˋ ㄕˋ

繁体質士

质士

词语解释

质士[ zhì shì ]

⒈  不学之士。

引证解释

⒈  不学之士。

《逸周书·五权》:“三机:一、疑家,二、疑德,三、质士。疑家,无授众;疑德,无举士;质士,无远齐。”
朱右曾 校释:“质士,不学之士,举而任之也。”

分字解释


※ "质士"的意思解释、质士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质士”的意思:

“质士”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指正直、诚实、不虚伪的人。在古代,质士通常指那些能够直言进谏,敢于指出他人过错,同时自己行为端正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质士”的解释为:“质,诚也。士,有德者也。质士,谓诚实有德之士也。”

出处:

“质士”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论语·宪问》中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孔子提到“质”,意指正直、诚实。

同义词:

直士

正士

忠士

廉士

反义词:

阿谀奉承

谄媚

欺骗

相关词语:

正直

诚实

恕直

忠贞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质士”一词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古代一些历史人物,如魏徵、范仲淹等,他们都以正直、忠诚著称,可以视为“质士”的典范。

造句:

这位质士在朝廷中直言进谏,虽然常遭排挤,但他的高尚品质却得到了人们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