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曹

词语解释
仪曹[ yí cáo ]
⒈ 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⒉ 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⒊ 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引证解释
⒈ 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 三国 魏,晋 沿之。 南朝 时为祠部属官。 北魏 为仪曹尚书, 北齐 仪曹属殿中尚书。 隋 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 炀帝 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 唐 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⒉ 唐 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引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比参密命,弘益既多,乃贰仪曹,升擢惟允。”
宋 陆游 《跋<出疆行程>》:“予在仪曹,与之同廊。”
明 李东阳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之三:“瀛洲 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
⒊ 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高公轩 者, 宣仁 之疎族也。
引政和 末,为 沧州 仪曹。”
国语辞典
仪曹[ yí cáo ]
⒈ 职官名。三国魏时始设立,掌吉凶礼制,唐代以后废止。
分字解释
※ "仪曹"的意思解释、仪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仪曹”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语,主要用于古代官制中。
意思:
“仪曹”是指古代官署名,主要负责礼仪制度的事务,类似于现代的礼宾司。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仪曹”解释为:官名。曹,官署也。仪曹,主礼仪之官也。
出处:
“仪曹”这一官职在《后汉书》中有所记载,是古代官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义词:
同义词包括:礼部、礼官、礼曹等。
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指代其他与礼仪制度无关的官职,如刑部、户部等。
相关词语:
礼部、礼仪、仪制、礼宾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仪曹”这个词语并没有直接对应于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古代礼仪和官职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
用法造句:
明代的仪曹官负责全国的礼仪事务,他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
以上是关于“仪曹”这个词语的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词语
- huī yí徽仪
- yí bù仪部
- yí jǔ仪举
- yí qì仪器
- yí tóng仪同
- yí jǔ仪矩
- yí shì仪式
- cáo yú曹禺
- dì dòng yí地动仪
- yí biǎo táng táng仪表堂堂
- cáo cāo曹操
- wēi yí威仪
- cáo gōng曹公
- ěr cáo尔曹
- quán cáo铨曹
- xiān cáo仙曹
- shān dìng cáo删定曹
- yún yí云仪
- qǐ cáo起曹
- yìn cáo印曹
- yí fèng仪凤
- cáo pī曹丕
- cáo qiū曹丘
- yí huáng fǔ仪锽斧
- yí xùn仪训
- yí xiāng仪相
- yí tai wàn qiān仪态万千
- sī yí司仪
- mín yí民仪
- chéng yí程仪
- yí xíng仪型
- yí dāo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