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ān zī
注音ㄍㄨㄢ ㄗ
繁体官資
⒈ 官吏的资历职位。
⒉ 指俸禄。
⒈ 官吏的资历职位。
引唐 白居易 《令狐相公拜尚书后》诗:“尚书首唱郎中和,不计官资祇计才。”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副使官资冷, 商州 酒味醨。”
宋 梅尧臣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诗:“仕宦比我迟,官资居我前。”
⒉ 指俸禄。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官资尽耗,而横被冥刑,此尚可忍,但爱妾不知舁向何所,清夜所难堪耳。”
⒈ 做官的资格。
引唐·李中〈献张拾遗〉诗:「官资清贵近丹墀,性格孤高世所稀。」
词语“官资”的意思:
“官资”是指官员的俸禄或官职的待遇。在古代,官员的官资通常包括薪俸、禄米、禄田等物质待遇。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官资”可能被解释为官员的俸禄或官职的级别所对应的待遇。
出处:
“官资”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它广泛出现在历代史书、文学作品和官方文书中。
同义词:
官俸
薪水
俸禄
官禄
反义词:
无俸
贫寒
贫穷
相关词语:
官职
朝廷
仕途
俸禄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官资”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的寓言或历史故事,如“官场如戏,全靠演技”,反映了官员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官资而进行的各种权谋斗争。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新任知县到任后,立刻着手整顿地方,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官资,以更好地为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