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yóu

国猷


拼音guó yóu
注音ㄍㄨㄛˊ 一ㄡˊ

繁体國猷

国猷

词语解释

国猷[ guó yóu ]

⒈  国道;国计。

引证解释

⒈  国道;国计。

《南齐书·乐志》:“国猷远蔼,昌图聿宣。”
《北史·韩褒等传论》:“梁昕、皇甫璠、辛庆之、王之直、杜杲 之徒,并 关 右之旧族。或紆组登朝,获当官之誉,或张旃出境,有专对之才,既茂国猷,克隆家业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齐之鸾》:“蓉川 齐公,早负诗名,发为诗歌,皆切民瘼国猷,笔力遒健,曲尽事情。”

分字解释


※ "国猷"的意思解释、国猷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国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意思是指关于国家治理的策略和方略。

康熙字典解释:

国猷:国家治理的策略和方法。

出处:

这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如《汉书·董仲舒传》中提到“国猷者,所以安上治民也”。

同义词:

国家策略、治国方略、国政策略

反义词:

混乱无序、乱政

相关词语:

治国、安邦、策略、方略、国是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国猷”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一些治国策略,如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一种国猷,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

造句:

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我国领导人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完善国家猷,使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