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辞严义正辞严义正的意思
yánzhèng

辞严义正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注音ㄘˊ 一ㄢˊ 一ˋ ㄓㄥˋ

成语解释 辞严义正

繁体辭嚴義正

辞严义正

词语解释

辞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

⒈  言辞严密贴切,义理正大。

speak out sternly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引证解释

⒈  措辞严肃,道理正当。

宋 张孝祥 《明守赵敷文》:“欧公 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
明 李东阳 《会试策问》:“詔勅所布,皆亲御翰墨,或口授意旨,辞严义正,直追古帝王。”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辞严义正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严的逃路。”

国语辞典

辞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

⒈  措辞严厉,道理正大。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也作「义正词严」。

巧言令色

分字解释


※ "辞严义正"的意思解释、辞严义正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辞严义正”的意思:

“辞严义正”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言辞严肃而道理正当,即说话或写文章时言辞严谨,道理正确,态度庄重。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辞”指的是言辞、文辞,“严”表示严肃、严格,“义”指的是正义、道理,“正”表示正确、正当。因此,“辞严义正”在字典中的含义与成语的意思相同。

出处:

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不详,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它来源于古代的文献或历史故事,用以形容那些言辞严谨、道理正当的人。

同义词:

言辞严谨

道理正当

正言正色

反义词:

言辞轻佻

道理歪曲

言不由衷

相关词语:

正义凛然

正大光明

严词正色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辞严义正”是一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可以想象,在网络上,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讨论中坚持正义、言辞有力的言论。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法庭上,律师的辞严义正的辩护让陪审团对被告的清白产生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