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zhèng

执正


拼音zhí zhèng
注音ㄓˊ ㄓㄥˋ

繁体執正

执正

词语解释

执正[ zhí zhèng ]

⒈  主持公道。

⒉  谓驳正,纠正。

⒊  谓秉公处治。

引证解释

⒈  主持公道。

《淮南子·主术训》:“使人主执正持平,如从绳準高下。”
《南史·王镇之传》:“后为御史中丞,执正不挠,百僚惮之。”

⒉  谓驳正,纠正。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上》:“臣下懦弱,莫敢执正 夏侯 之议。”
《隋书·骨仪传》:“时刑部尚书 卫玄 兼领 京兆 内史,颇行诡道,輒为 仪 所执正。”

⒊  谓秉公处治。

《新唐书·张镒传》:“遂执正其罪, 纵 得流, 鎰 贬 抚州 司户参军。”
《明史·唐龙传》:“吏坐狱不穷竟去者数十人, 龙 独执正 东山 罪。”

分字解释


※ "执正"的意思解释、执正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执正”的意思:

“执正”是指主持正义,坚守正道,不偏离正路,多用于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执正”一词,但从字面意思推断,可参考“执”字和“正”字的解释。“执”有握、拿、坚持的意思;“正”有正确、正直的意思。综合起来,“执正”应指坚持正确的道路或原则。

出处:

“执正”一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执”和“正”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可以看作是一个成语或熟语。

同义词:

坚守正义、秉持正道、坚守正路、正道直行

反义词:

违背正义、偏离正道、邪道歪门

相关词语:

正派、正直、正义、公正、正途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执正”这个词语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故事或典故,但在一些历史或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与“坚守正义”、“秉持正道”等相类似的故事。

例如,古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共同追求正义,可以说是一种“执正”的表现。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法官一生都秉持着执正的原则,公正无私地审理每一桩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