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体知


拼音tǐ zhī
注音ㄊ一ˇ ㄓ

繁体體知

体知

词语解释

体知[ tǐ zhī ]

⒈  体察了解。

引证解释

⒈  体察了解。

《后汉书·律历志上》:“音不可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絶。”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就禄》:“因奸相招赘不从,改调 潮阳,意欲陷害,后因朝廷体知处事能为,持心公正,陞任 吉安 知府。”
《水浒传》第十三回:“体知 东溪村 山上有株大红叶树,别处皆无。你们众人採几片来县里呈纳,方表你们曾巡到那里。”

国语辞典

体知[ tǐ zhī ]

⒈  知道。

《水浒传·第一三回》:「体知东溪村山上有株大红叶树,别处皆无。」

分字解释


※ "体知"的意思解释、体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方面,基于知识产权客体知识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而有必要赋予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以独占性的专有权,以禁止或限制不劳而获的搭便车行为,维系对知识创造活动的激励与促进。

2.除函国务院转饬各省区一体知照外,合行令仰该处即便转饬所属遵照。

3.一方面,基于知识产权客体知识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而有必要赋予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以独占性的专有权,以禁止或限制不劳而获的搭便车行为,维系对知识创造活动的激励与促进。

4.为了给他的叛乱设词辩解,燕王在后来几个月内精心策划了几篇文告:它们包括在1399年8月和12月致朝廷的两封信,以及后来给官民一体知照的宣言。


AI解释


词语“体知”的意思是指通过亲自体验或实践来获得知识或理解。它强调的是一种通过身体力行、亲身感受来学习的过程。

康熙字典解释:

“体知”,见于《礼记·中庸》:“体知者,知之至也。”意即通过身体力行而获得的知识是最深刻、最彻底的。

出处:

《礼记·中庸》。

同义词:

体验、实践、感悟、领会、体会等。

反义词:

理论、空谈、虚幻等。

相关词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实践出真知、亲身感受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三国演义》中有“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了了解诸葛亮,三次亲临茅庐拜访,最终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了诸葛亮的才华,这就是“体知”的一个典故。

造句:

通过参加这次志愿者活动,我体知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总结:

“体知”强调的是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理解,它比单纯的听讲或阅读更能深入人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注重实践,通过体知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