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

大戒


拼音dà jiè
注音ㄉㄚˋ ㄐ一ㄝˋ

大戒

词语解释

大戒[ dà jiè ]

⒈  大法则。

⒉  重要的鉴戒。

⒊  佛教语。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中国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

引证解释

⒈  大法则。

《庄子·人间世》:“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於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
成玄英 疏:“戒,法也。”

⒉  重要的鉴戒。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秦 以酷急亡, 王莽 亦以苛法自灭,臣以为大戒。”

⒊  佛教语。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 中国 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

分字解释


※ "大戒"的意思解释、大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大戒”:

意思:

1. 佛教用语,指比丘、比丘尼受戒时的最大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

2. 形容非常严格或重要的戒律或规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大戒”的解释如下:

“大戒,五戒之总称也。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

出处:

“大戒”这个词语出自佛教经典,如《梵网经》、《戒律本母》等。

同义词:

重戒

大律

大禁

反义词:

小戒

小律

小禁

相关词语:

戒律

戒规

五戒

佛教

修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大戒”的一个网络故事是关于一位年轻僧人如何严格遵守五戒的。这位僧人从小出家,严守大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他的故事被网友传为佳话,许多人因此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造句:

1. 在佛教中,大戒被视为修行的基石,是每位僧尼都必须遵守的。

2. 为了保证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大戒,要求食品生产者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