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

义甲


拼音yì jiǎ
注音一ˋ ㄐ一ㄚˇ

繁体義甲

义甲

词语解释

义甲[ yì jiǎ ]

⒈  弹拨乐器所用的一种工具,装于指端。

引证解释

⒈  弹拨乐器所用的一种工具,装于指端。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系爪义甲》:“妓女以鹿角琢为爪,以弹筝,曰繫爪。 梁简文帝 《筝诗》:‘停絃时繫爪,息吹治唇朱。’又曰义甲。

唐 刘言史 诗:‘迸却玻璃义甲声。’”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今之工琴者类不畜爪,但搊筝则繫义甲。”
清 沉雄 《古今词话》:“义甲,弹筝所以护甲者,如假髻曰义髻,篴有义嘴,皆外也。”

国语辞典

义甲[ yì jiǎ ]

⒈  假指甲。唐人弹筝时所用。

唐·刘言史〈乐府杂词〉三首之二:「月光如雪金阶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分字解释


※ "义甲"的意思解释、义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义甲”的意思:

“义甲”是指古代士兵或武士佩戴在手指上的一种金属护具,用以保护手指在战斗中不受伤害。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义甲”这个词语,但根据其结构,可以推测其含义。在康熙字典中,“义”字有正义、适宜等含义,“甲”字有甲壳、甲等含义。因此,“义甲”可能被解释为具有保护作用的甲壳或护具。

出处:

“义甲”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名称和用途,可以推测它起源于古代战争或武术文化。

同义词:

甲胄

甲套

手甲

反义词:

无甲

裸手

相关词语:

甲士(指古代穿戴甲胄的士兵)

甲兵(指身穿甲胄的士兵)

甲马(古代战争中使用的甲片和马匹)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义甲”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一些与古代战争、武侠小说相关的情节。例如,一位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在危急关头,佩戴义甲成功防御了敌人的攻击,从而赢得了战斗。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战士们手戴义甲,勇猛地冲锋陷阵,保护着国家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