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及

词语解释
比及[ bǐ jí ]
⒈ 介词,等到。
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论语·先进》
英when; by the time;
引证解释
⒈ 及至,等到。
引《礼记·檀弓上》:“太公 封於 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 周。”
《论语·先进》:“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北齐书·薛琡传》:“但置兵诸道,勿与野战,比及来年麦秋,人民尽应饿死, 宝炬、黑獭 自然归降。”
元 曾瑞 《哨遍·秋扇》套曲:“比及盼得到白露中秋节,把四海苍生热杀也。”
《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比及到家,他父亲已卧病在床,不能起来。”
⒉ 未及,未等到。
引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比及夫妻每重相遇,各自準备下千言万语,及至相逢,却没一句。”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四折:“比及拿 王矮虎,先缠住 一丈青。”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比及赏 吴 宫花草二十年,先索费翰林风月三千首。”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比及哥哥来,我早知道了也。”
⒊ 既然。
引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三折:“[ 梅香 云]‘比及姐夫想他每兄弟呵!可着他回去了罢!’”
⒋ 与其。
引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兀那小贱人!比及你受穷,不如嫁了 李大户,也得个好日子。”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二折:“比及你明日告我时,不如今日我先杀了你,可不好那!”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比及你在花街里留意,且去你那功名上用心。”
⒌ 如果,假使。
引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请夫人小姐拈香。比及夫人未来,先请 张生 拈香。”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比及你心儿里畏惧老母亲威严,小姐呵!你不合临去也回头儿望。”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説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
⒍ 连带,连同。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御屏上山河一统皆图画,比及俺水泊三关也在范围,这的是帝王宏规。”
国语辞典
比及[ bì jí ]
⒈ 等到。
引《论语·先进》:「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薛仁贵征辽事略》:「比及二人到山,帝归凤凰城去了!」
⒉ 与其。
引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比及你在花街里留意,且去你那功名上用心。」
《水浒传·第一七回》:「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拏得著时,却再理会。」
⒊ 如果、假如。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请夫人小姐拈香。比及夫人未来,先请张生拈香。」
⒋ 既然。
引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比及你这等贫呵,把这小的与了人家可不好?」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比及姐夫想他每兄弟呵,可著他回去了罢!」
分字解释
※ "比及"的意思解释、比及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青翠的柳丝,怎能比及你的秀发;碧绿涟漪,怎能比及你的眸子;有时,我凝视床头你那张玉照,简直觉得整个世界都永远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之中。
2.即使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也无法与这只鲸鱼比及。
3.青翠的柳丝,怎能比及你的秀发;碧绿涟漪,怎能比及你的眸子;有时,我凝视床头你那张玉照,简直觉得整个世界都永远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之中。
AI解释
词语“比及”的意思:
“比及”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指的是“等到”或“及至”的意思,用于表示时间的延续或达到某种状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比及”条目的解释为:“比,及也。比,亦比也。比,亦必也。比,亦必也。比及,犹言及也。”即“比及”是“及”的意思,也就是“等到”或“及至”。
出处:
“比及”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最早可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小雅·鹤鸣》中有“比及尔居,我行其野。”的诗句。
同义词:
等到
及至
等着
等候
反义词:
未及
未至
未等
相关词语:
比拟
比较级
比较级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学或故事中,“比及”这个词语较少被提及,但在一些历史题材的网络小说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用法,用以描述时间的推移或等待的过程。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他比及春节放假,就开始筹备回家的行李了。
2. 比及天黑,我们还没有找到那个失踪的小孩。
3. 等到比及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负担,开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