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shì

詹事


拼音zhān shì
注音ㄓㄢ ㄕˋ

詹事

词语解释

詹事[ zhān shì ]

⒈  官名。秦始置,职掌皇后、太子家事。东汉废。魏晋复置。唐建詹事府,辽、金、元置詹事院。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经局等,备翰林官的升迁,无实职。清末废。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秦 始置,职掌皇后、太子家事。 东汉 废。 魏 晋 复置。 唐 建詹事府, 辽、金、元 置詹事院。 明 清 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经局等,备翰林官的升迁,无实职。 清 末废。

国语辞典

詹事[ zhān shì ]

⒈  职官名。汉代皇后太子宫皆置詹事,后专为太子属官。掌管东宫内外庶务,历代相沿。唐高宗时改称为「端尹」,武则天时曾改称为「宫尹」,旋均复旧。

分字解释


※ "詹事"的意思解释、詹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詹事”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以下是其基本解释和相关内容:

意思:

1. 官名,古代掌管皇后、太子等事务的官员。

2. 指掌管某项事务的官员或负责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詹事,官名。汉以后掌皇后太子等事,后世沿之。”

出处:

“詹事”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设立詹事府,由詹事掌管皇后和太子的事务。

同义词: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可相对其职能理解为“不理事”、“不负责”等。

相关词语:

詹事府

太子

皇后

宫廷

官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詹事”主要与古代官职相关,因此在现代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不过,可以通过古代小说或影视作品中的相关角色和情节来联想到“詹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朝中担任詹事,负责处理太子的日常事务,是皇室中不可或缺的官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