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āi diào
注音ㄞ ㄉ一ㄠˋ
繁体哀弔
⒈ 见“哀吊”。
⒈ 亦作“哀吊”。
⒉ 慰问;抚慰。
引《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有祸烖,则令哀弔之。”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慊慊狂愚,冀蒙哀弔。”
⒊ 用作对死者的哀悼。见“哀弔”。
引郁达夫 《回忆鲁迅》:“当时全国所出的刊物,无论哪一种定期或不定期的印刷品上,都充满了哀吊 鲁迅 的文字。”
⒈ 安慰吊问。
引《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有祸灾,则令哀吊之。」
词语“哀吊”的意思:
“哀吊”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和慰问的活动。通常在丧葬仪式中,亲友们会聚集在一起,通过哭泣、祭奠等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哀吊”被解释为对死者表示哀悼和慰问的行为。
出处:
“哀吊”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例如,《礼记·丧服》中有“哀吊之礼”的记载。
同义词:
哀悼
悼念
悼唁
反义词:
欢乐
欢聚
相关词语:
丧葬
丧礼
祭祀
悼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有关“哀吊”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在一些网络社区中,当有成员去世时,其他成员会通过哀悼贴文、悼念活动等形式进行哀吊。
造句:
在祖父去世后,全家人聚集在灵堂,共同举行哀吊仪式,表达对祖父的深切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