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安民告示安民告示的意思
ānmíngàoshì

安民告示


拼音ān mín gào shì
注音ㄢ ㄇ一ㄣˊ ㄍㄠˋ ㄕˋ

成语解释 安民告示

安民告示

词语解释

安民告示[ ān mín gào shi ]

⒈  原指新官上任或社会发生动乱之后官府张贴的安定民心的布告。

a notice to reassure the public;

⒉  现比喻开会或进行某项工作前把内容事先通知群众。

advance notice;

引证解释

⒈  安定民心的告示。

清 王元榜 《庚癸纪略》卷下:“散给安民告示。”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八月初三日嘉定染房致颜五峰信》:“城上插尖角黑旗,有‘顺天行道’四字,并出安民告示。”

国语辞典

安民告示[ ān mín gào shì ]

⒈  旧时借以安定民心的政事布告。

英语a notice to reassure the public, advance notice (of an agenda)​

德语Vorankündigung, Bekanntmachung zur Beruhigung des Volkes (S)​

法语avis à la population

分字解释


※ "安民告示"的意思解释、安民告示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所幸洪笙及早查知敌情,众帅发令贮粮筑城,操练士卒,发布安民告示,提防元军来攻。

2.亲自写了安民告示让小校到城内各处张贴,同时传令三军:“众将士在城内务必秋毫无犯,违者杀无赦!”。

3.一边命人贴出安民告示,四门派人把守。

4.就在各种消息甚嚣尘上的时候,原本已经在反复播放莫亚共和国早就录制完的安民告示的电视屏幕忽然有了变化。

5.这是公然宣称要夺取天下称圣称王,而且建元大兴,并且以熊储的名义发布了安民告示,号召各地大明军队起兵勤王,共讨燕京逆贼朱由检。

6.高考结束,两人为庆祝脱离苦海,同时庆祝一起考上心仪的大学,各自留家一张便条算是安民告示后,拎起包就开启了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7.城内各处贴出安民告示,署名正是临时都督童保暄,隔不多久,又贴出了一张浙江军政府都督汤寿潜的公告,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8.太平军上午进城,麦三斤立即派人在城里遍贴安民告示。

9.阳城街上此刻有些军士还在贴安民告示,忽而听到阵阵马蹄声,顺眼望去却是望不到头沉重步履的万家军。

10.程普,你现在就去发下安民告示,稳定百姓的情绪!记住,一定要告诉他们是孙将军收服的彭城!


AI解释


词语“安民告示”的意思:

“安民告示”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官方或有权势的人为了安定民心而发布的告示。这种告示通常包含有关社会秩序、治安情况、政策调整等内容,目的是安抚民众,告知民众相关事项,减少不安和恐慌。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安民告示”并没有作为一个成语收录,但是可以分别从“安”和“告示”两个词来解释。

安:使安宁,稳定。

告示:官方发布的公告,通知。

出处:

关于“安民告示”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这个词语在明清时期的文献中较为常见,可以推测其起源可能较早,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

同义词:

安民布告

安民文告

安民公告

反义词:

惊民告示

惊慌布告

相关词语:

民心稳定

社会治安

公布政策

官方声明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安民告示”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上的事件,比如某些地方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时,政府会发布“安民告示”来安抚民心。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近日,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社会治安稳定,政府部门发布了“安民告示”,提醒市民注意安全,共同维护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