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安土


拼音ān tǔ
注音ㄢ ㄊㄨˇ

安土

词语解释

安土[ ān tǔ ]

⒈  安居本土。

⒉  使地方安定。

⒊  安乐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安居本土。

《礼记·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
郑玄 注:“不能安土,动移失业也。”
《汉书·食货志上》:“百姓安土,岁数丰穰。”
晋 潘岳 《西征赋》:“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於 镐京。犹犬马之恋主,窃託慕於闕庭。”

⒉  使地方安定。

《史记·秦始皇本纪》:“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内。”

⒊  安乐的地方。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违危邦而窘惊,访安土而移即。”
明 李寅 《恒雨叹》诗:“横索官符岁岁来,东南未可称安土。”

国语辞典

安土[ ān tǔ ]

⒈  安居本地。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用吏多选贤良,百姓安土,岁数丰穰。」

⒉  随遇而安。

《易经·系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分字解释


※ "安土"的意思解释、安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中国农民安土重迁,但有生路,谁愿背井离乡。

2.中国农民安土重迁,谁愿背井离乡。

3., 当年的锋火硝烟早已荡尽,只有雪山挺秀巍峨,草地芳野萋萋,藏羌汉回等民族人民在这片高原上安土乐业、繁衍生息。

4.中国农民安土重迁,但有生路,谁愿背井离乡。

5.中国农民安土重迁,谁愿背井离乡。


AI解释


词语“安土”的意思:

“安土”这个词语主要指的是安居乐业,指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得安定、舒适,比喻安居故土,不轻易离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安土”的解释为:“安,定也。土,地也。安居其地,谓之王土。”意思是安居在自己土地上,称之为安居乐业。

出处:

“安土”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安其心,乐其业,然后可以言教也。”这里的意思是只有在心情安定、事业愉快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教育。

同义词:

安居、乐业、定土、乐土、安处

反义词:

离乡背井、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颠沛流离

相关词语:

安居乐业、乡土情结、故土难离、安居乐道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安土”的故事较少,但有一个成语“安土重迁”与之相关。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孟子重病在床,他的儿子孟子思为了保住家业,不惜离开故土,投奔其他国家。后来孟子思在异国他乡安家立业,但始终不忘故土,最后终于回到鲁国,实现了“安土重迁”的理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这个繁华的城市中,他选择了安土重迁,回到家乡过上了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