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ā guān
注音ㄅㄚ ㄍㄨㄢ
繁体八觀
⒈ 对人的八种观察方法。
⒈ 对人的八种观察方法。
引《吕氏春秋·论人》:“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词语“八观”:
意思:八观原指古代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后来也泛指对事物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考量。在《左传》中,八观被用来指代八种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
康熙字典解释:八观,见《左传》。指观察事物的八种方法。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吾闻君子之学也,将以求道也,道有八观,吾未得闻。”
同义词:多角度、全方位、全面观察、周密观察
反义词:片面、单一、狭隘、片面观察
相关词语:观察、审视、考量、考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由于“八观”出自《左传》,它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具体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八观”来比喻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的思维方法。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运用八观,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