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

百济


拼音bǎi jì
注音ㄅㄞˇ ㄐ一ˋ

繁体百濟

百济

词语解释

百济[ bǎi jì ]

⒈  朝鲜古国。公元前1世纪形成。领有朝鲜半岛西南部地区,都于慰礼城(今汉城附近)。与高句丽、新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在相互间的战争中常处劣势。公元660年被中国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在今 朝鲜 境内。

《周书·异域传上·百济》:“百济 者,其先盖 马韩 之属国, 夫餘 之别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百济 是在 马韩 故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国王姓 扶馀。”

国语辞典

百济[ bǎi jì ]

⒈  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相传是东汉末年扶余王尉仇台的后代,因以百家济海立国,故称为「百济」。晋时尽据马韩地,吞并诸国,屡与高丽、新罗作战。隋末唐初频频遣使来华。后因频侵新罗欲断其通华之路,而为唐高宗所灭。见《旧唐书·卷一九九·东夷传·百济传》。

英语Paekche or Baekje (18 BC-660 AD)​, one of the Korean Three Kingdoms

德语Baekje

法语Paekche (un des 3 royaumes de Corée)​

分字解释


※ "百济"的意思解释、百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兴首多次劝阻扶余义慈不要整天沉湎酒色,废弛政务,而触怒百济王,要不是扶余孝的求请,恐怕兴首的罪名就不只是流放了。


AI解释


词语“百济”:

意思:

百济是指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存在于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668年,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西南部。百济是朝鲜三国时期之一,与高句丽和后来的新罗并立。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百济”的解释主要是指这个古代国家,没有详细的释义,因为它是历史名词。

出处:

百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世纪,其历史记载主要来源于《三国志》等古代文献。

同义词:

百济没有直接的同义词,但可以与“朝鲜三国”中的“新罗”、“高句丽”等并称。

反义词:

没有特定的反义词,但可以与“新罗”、“高句丽”等国家的名称相对比。

相关词语:

朝鲜、高句丽、新罗、三国、半岛、历史、古代、文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百济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较少被提及,但在研究朝鲜半岛历史、文化交流等方面可能会有所涉及。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朝鲜三国时期,百济因其强大的海军力量,一度与高句丽和新罗并驾齐驱,成为半岛上的重要势力。

例句:

在古代的朝鲜半岛,百济的繁荣景象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