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ái lù zhǐ
注音ㄅㄞˊ ㄌㄨˋ ㄓˇ
繁体白鹿紙
⒈ 古代书画用纸。
⒈ 古代书画用纸。
引清 钱大昕 《恒言录·文翰》:“世传白鹿纸,乃 龙鹿山 写録之纸也,有碧、黄、白三品。其白者莹洁,光浄可爱, 赵魏公(赵孟頫 )用以写字、作画。阔幅而长者称大白籙;后以籙不疋,更名白鹿。”
⒈ 江西省龙虎山道士用来写符箓的纸,有碧、黄、白三种,称为「箓纸」。白色者莹泽光净可爱,元赵孟?常用以写字作画。后因箓字不雅,改称为「白鹿纸」。
词语“白鹿纸”是一个较为冷门的词语,它通常指的是一种高质量的纸张,因其质地细腻、洁白如雪,故得此名。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白鹿纸”这个词语,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白鹿”可能指的是一种颜色洁白如鹿的纸张。
出处:
“白鹿纸”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来源于民间传说或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
白纸
洁白纸
反义词:
破旧纸
污渍纸
相关词语:
纸张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墨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白鹿纸”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珍贵的、质量上乘的物品,类似于“白璧无瑕”这样的成语。
造句:
“他的书法作品,用的是上等的白鹿纸,墨香四溢,令人陶醉。”
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到“白鹿纸”被用来形容书法作品使用的纸张质量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