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身人

词语解释
白身人[ bái shēn rén ]
⒈ 旧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无官职的士人或已仕而未通朝籍的官员。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无官职的士人或已仕而未通朝籍的官员。
引唐 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天下诸使、诸将军士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白身人赐勋三转。”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上:“臣僚言恩泽之行,比年寖滥……又言酬赏转官,不得回授白身人,自有约束。”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九:“内原任中书序班者,得陞职至太常、鸿臚太僕、少卿等阶,白身人得授鸿臚主簿、序班等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白身》:“越 俗以布衣无仕籍者,为白身人。”
国语辞典
白身人[ bái shēn rén ]
⒈ 平民。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多保道:『兄长不过是白身人,便弄上一个显官,又无四壁倚仗,到彼地方,未必行得去。』」
分字解释
※ "白身人"的意思解释、白身人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白身人”的意思:
“白身人”指没有功名的人,即平民百姓。在古代,功名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官职资格,没有功名的人则被视为普通百姓。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白身人”这一词语,但从其含义来看,可以理解为“无官职之人”。
出处:
“白身人”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起源于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下,有功名的人才能担任官职,没有功名的人即为“白身人”。
同义词:
平民、布衣、庶民、草民等。
反义词:
官宦、官员、贵族、士绅等。
相关词语:
科举、功名、官职、官场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白身人的年轻人,他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功名,成为了一名官员。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下,平民百姓通过努力也能改变命运的现实。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那个时代,白身人要想成为官员,必须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
相关词语
- rén tǐ人体
- shēn gè身个
- fáng shēn防身
- shēn bàn身伴
- běi fāng rén北方人
- shǐ rén使人
- tǐng shēn ér chū挺身而出
- gào mìng rén诰命人
- shēn shì身世
- shēn xià身下
- shēn shàng身上
- shāng rén伤人
- cáng shēn藏身
- rén mín qún zhòng人民群众
- bǐ rén鄙人
- yī lù rén一路人
- tǐng shēn挺身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zài shēn guān在身官
- shēn yì身役
- zéi rén贼人
- bái yī shì白衣士
- shēn zī身姿
- wú rén吾人
- shēn nián身年
- shēn yǐng身影
- lǐ rén里人
- shēn xíng身形
- shēn jià bǎi bèi身价百倍
- rén jiān人间
- rén jiā人家
- shēn zhāng身章